摘要:
·在四合院空间中,屋顶就像是一片新的大地,是无拘无束、自由的象征。
·形成不同层次的对望和窥视,嗅觉和视觉交糅,制造出一段丰富跌宕的感官旅程。
·书香伴随人迹,凝聚了村民的日常和情感、激活了村落的脉搏,也点亮了新的生活理想。
在2020年A+Awards的评选中,以下项目从来自世界各州的多个项目中脱颖而出,被评为全球最佳启发性教育建筑项目。
1.Chuon Chuon Kim 2 幼儿园
越南胡志明市
机构类-幼儿园
Chuon Chuon Kim 2幼儿园是作为一个教育项目引入到胡志明市的,旨在在儿童和成人之间开展很多有意义的互动。
这座建筑就像一座大型的乐高,整个墙体采用完全裸露的砖砌成,并带有图案和开口,在展示了独特的审美的同时,还促进了自然通风。里面的教室和公用设施是围绕着一个游乐核心空间布局的。每一楼层都以交替模式排列,以加强垂直互动,让孩子们易于接受周围的环境,并激发出他们的内在创造力。
Chuon Chuon Kim 2幼儿园是一个令人充满惊喜的地方,它让人始终充满了好奇感,不论是孩子还是大人都会感到兴奋。
2.四合院幼儿园
中国北京
机构类-幼儿园
北京四合院幼儿园以“漂浮的屋顶”为设计理念,校舍屋顶围绕一座自1725年就有历史记载的四合院而建,形成极具个性化的教育空间。
“漂浮的屋顶”以低矮平缓的姿态水平展开,将不同建筑间有限的空间最大限度地转化成为一个户外运动和活动的平台。二层是一片广阔的色彩斑斓的户外平台,这里是孩子们室外运动、课余互动玩耍的主要场所。平台的西南侧,像是一个个“小山丘”与“平原”相互交错,地形高低起伏。
MAD的主持建筑师马岩松曾发表过对这一设计理念的阐述,“老北京有句形容孩子淘气的俗话,‘三天不打,上房揭瓦’。屋顶对孩子来说是充满魔力的。在四合院空间中,屋顶就像是一片新的大地,是无拘无束、自由的象征。
幼儿园还设有图书馆、小剧院和体育馆。这些空间,连同开放式教室,是由一条宽阔的走廊连接起来的,这条走廊面向历史建筑的一面是玻璃墙。这不仅为教学空间提供了户外的延展和采光通风,还在视觉上将新建筑与18世纪的庭院连接起来。
3.DTU Energy-B310
丹麦
高等教育&研究机构
丹麦技术大学(Technical University of Denmark,丹麦语:Danmarks Tekniske Universitet),是世界顶尖的理工大学之一,北欧地区最好的工科大学,世界上最古老的科技大学之一,丹麦培养高级工程技术人员最主要的学府,欧洲卓越理工大学联盟、北欧五校联盟成员之一,在世界范围内享有盛誉。
该校创建于1829年,是丹麦第一所工业大学,第一任校长是因发现了电与磁之间的相互关系而闻名遐迩的著名物理学家奥斯特。
丹麦技术大学的B310大楼为能源、物理和3D成像中心提供了新的设施,并为跨学科合作创造了空间。这座六层楼的高层建筑包括定制设计的研究设施和能够满足未来需求的灵活实验室。
4.UIC学术大楼
美国伊利诺伊州芝加哥
高等教育&研究机构
伊利诺伊大学芝加哥分校(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Chicago, UIC),创立于1982年,是美国著名的公立研究型大学,世界顶尖的伊利诺伊大学系统成员,美国一级国家级大学,卡内基基金会评选的88所研究型一类美国大学之一,超过3.4亿美元的科研经费使它稳居美国研究经费排名前50,是芝加哥地区规模最大、综合实力最强的公立大学。
该校拥有东、西两个校区,皆位于美国第二大商业中心芝加哥市的心脏地带,地理位置优势显著。
学术&住宅综合大楼是伊利诺伊大学芝加哥分校的一座新的多功能建筑。该项目由两部分组成:一个“有角”的10层住宅塔楼和一个“曲线”的2层学术大楼。
5.青龙坞言几又乡村胶囊旅社书店
中国浙江桐庐
机构类-图书馆
青龙坞是一片古村,隐匿在浙江桐庐的山林深处,因流经此地的一条溪水而得名。村中有一座木骨泥墙的老宅,紧邻一条山路,南面背靠青山,北面俯拥低台院落。西涛设计工作室应业主之邀改造这座老宅,在占地仅232平米、高7.2米的双层空间中,置入一个可容纳20人的胶囊旅社、一个乡村社区书店和阅览室。
在拆除了老宅原有的楼板和隔墙后,一楼作为图书馆和公共区域。建筑师在空间中置入了两个“漂浮”的独立结构,分别用作男生“楼”和女生“楼”。男女楼各配有10个胶囊和一个卫生间,尺寸统一的模块式胶囊客房隐藏于围合的书架之内,形成更为私密的空间。书架取材本地的竹压板,散发清新的竹香。每间胶囊的开窗都恰好与书架的一个格间相对应,形成不同层次的对望和窥视,嗅觉和视觉交糅,制造出一段丰富跌宕的感官旅程。
建筑外观的改造是室内空间重组的延伸和体现,建筑师依据内部胶囊房间的纵向布局,在外墙上做了克制的开窗,尽量保持建筑原有的质朴。新增的玻璃木窗与夯土墙及原有的旧窗浑然一体;室外地面的青砖也悄然延伸至室内。建筑东面坐拥极佳的自然景观,于是建筑师将东面的整面山墙剖开,嵌入一个由木框架和聚碳酸酯波浪板构成的透明房子,让青山和绿林晕染至室内,屋顶的天窗也增加了室内空间的采光。
暮色降临时,室内的灯光透射而出,温存着山村的静夜,书香伴随人迹,凝聚了村民的日常和情感、激活了村落的脉搏,也点亮了新的生活理想。
6.微型图书馆Warak Kayu
印度尼西亚三宝垄
机构类-图书馆
微型图书馆Warak Kayu是微图书馆系列的第五个建成项目,该系列通过环保的设计和材料,创造具有社会影响力的多功能社区空间,旨在为低收入社区提供服务,从而提高阅读兴趣。该项目由SHAU设计,不收入场费,由位于三宝垄当地的慈善组织与当地政府协作运营。
从建筑上看,该项目反映了SHAU针对热带环境的被动气候设计、材料选择和类型学实验。经过无数次设计修改,建筑师提出了架空整个建筑这一最佳概念。
图书馆架空为各种各样的活动提供了多元空间配置以及丰富的功能。地面层是一个大型的半室外区域,可用于工作坊;入口处设有宽敞的看台座位,用于观看演讲或电影;木制秋千可以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地面区域由一圈花盆围合起来,营造出更亲密的氛围。图书馆的楼上设有一个网,孩子们可以躺下、放松和阅读,也可以直接与下面空间里的父母和朋友交流。多功能的设计使得图书馆十分受欢迎。
Warak Kayu微型图书馆目前已成为三宝垄最新的标志性建筑景观。它建在市中心的公共广场,与河流直接相邻,在这里可以饱览当地旅游景点彩虹村的美景。广场下面设有餐厅和小摊贩,附近还有一所当地学校。三宝垄市长已公开表示他对新图书馆的热情。这将是城市旅游路线的一部分,该建筑将作为免费巴士之旅的停靠站。从这个意义上说,图书馆不仅服务于当地社区,而且融入了更大的城市网络,具有广阔的覆盖面。
7.Fass校园和教师公寓
塞内加尔
机构类-小学、初中和高中
新建的Fass校舍位于塞内加尔的偏远地区,是该地区110多个村庄中第一所既提供传统古兰经教学又提供普通教育的学校。
在设计中,四个教室和两个多功能空间围绕着一个中庭布置。椭圆形的形状使教室之间的流通非常方便,使学校为数不多的教师可以在不同的班级之间快速移动。周边墙体的高度不断变化,墙体与墙体的距离也不断变化,在建筑中创造了多种多样的空间体验。
建筑的形状受到乡土建筑的启发,并且它的施工利用了当地的传统工艺和材料。使用小钢构件和竹子支撑着的泥砖墙被涂成白色以反射热辐射,并打孔以加强整个建筑的通风和空气流动。屋顶的设计颠覆了传统的斜屋顶,厚厚的茅草屋顶提供了强有力的隔热效果,加强了气候的舒适度,防止极端高温。烟囱效应使热空气上升到屋顶的顶端,同时允许冷空气进入空间。由于屋顶坡度始终保持在45度或更大,这种独特的形式还能最大限度地利用雨水,将水引向环绕建筑的渠道,并向现有的含水层排放。
8.KB中小学
日本
机构类-小学、初中和高中
一所已经关闭的公立中学被翻新成了KB私立小学和中学。设计团队虽然继续使用原有的建筑构架,但是重新设计了所有学校内的家具,实现了低成本的学校改造,并使学生积极地合作学习。
此外,用于教室桌椅等大多数家具的木材是纯天然材料,因此学生可以了解木材如何老化以及如何妥善保养物品。
通过全部的家具设计和室内设计,这所学校获得了新生,学生可以通过现代教育的方式获得充足的经验和知识。
9.“新生村”
美国迈阿密珊瑚山墙区
暂未建成
珊瑚山墙区位于美国迈阿密,这里的建筑物多半是融合了西班牙和意大利的地中海式建筑,古香古色,饶富异国情调,也被誉为“万国建筑博物馆”。
“新生村”就坐落在这里,有机会与自然亲密接触,并形成适应当地气候的室内外空间。
10.卡米亚兰城市学校
Kamyaran, Iran
暂未建成
位于库尔德斯坦和伊朗过境边界的库尔德城市卡米亚兰几年前经历了一场毁灭性的地震,因此该地区的项目开发商面临着诸多挑战。
CAAT提出了将小学和公共空间合并到一个大型设施中的新概念,旨在改善居民的社交和文化生活。在一天的前半部分,该项目作为一所学校,有庭院和学生操场,通过一个门槛与城市隔开。在一天的后半段,庭院可以作为当地企业家会议的空间、举行仪式的空间或是一个向所有居民开放的公共公园。
CAAT工作室开发了项目的布局,当人们从项目的末端移动到邻近的墙壁时,其用途也从教育转向公众。理论教室和实践教室位于场地的末端。中心部分包括一个实验室、工作室、图书馆和一个计算机站点。靠近入口设有露天剧场和体育馆等公共空间。
该方案预计将降低成本和土地的使用,并将项目从一个只有半天活动的临时功能转变为一个充满活力的城市空间。
11.海洋教育中心
美国密西西比州
概念-建筑与气候变化
墨西哥湾沿岸研究实验室的海洋教育中心位于密西西比州的海洋温泉。2005年,先前的中心被卡特里娜飓风摧毁。在原理图设计期间,第二场暴风雨袭击了现场,而在施工期间,第三场飓风“内特”袭击。很明显,新设施必须具有弹性,可持续性和持久性。
木材作为一种永恒的建材,木构建筑在风格特性上与城市特点相呼应,彰显人文特点。天然木材使建筑具有一种特别的亲和力,消除建筑本身作为外来物的冰冷感觉。
编译文:资料来源